榆林学院

唱好新生教育“三步曲” 赓续奋斗基因绽芳华

日期:2023年09月19日 19:12 作者:尚莹 图片来源:绥德师范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来源:宣传部 编辑:尚莹 审核: 阅读次数:次 背景颜色:

“学校的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内容特别,真的震撼到我了,特别是话剧《李子洲在1929》,师哥师姐们演得真好,把学校百年厚重的历史和老校长——李子洲高贵的灵魂用艺术的形式阐释,在场观看的小伙伴们屏住呼吸,全程都沉浸在其中……”

“作为新生代表上台接受由学校书记、校长送给我们的《平凡的世界》感觉很酷,也很沉甸甸,仿佛接过的不仅仅是书而是“奋斗”的接力棒……”

“学校的校史馆可真大,门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老校区的巨幅照片和红色的火焰代入感极强,让我们对自己的学校肃然起敬,吸引我们去了解她的百年故事。承担讲解的师哥师姐们各个都会发光,能把历史讲地如此流利,真牛……”

观看学校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的红色话剧《李子洲在1929》,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参观获批首批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的百年校史馆,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阅读路遥的巜平凡的世界》,走不平凡的人生路;这是榆林学院近4000名新生必须接受的入学教育。这“三步曲”共同奏响了学校思政育人的强音,帮助他们了解校史校情、传承“奋斗”精神、树立理想、规划人生,系好成才的第一粒扣子。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怎么扣,青年时代的第一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走好一生的道路。为了走好这一步,近些年,榆林学院深化思政教育,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三全育人”。细化育人主客体、育人时间轴、育人空间域,提升思政育人系统性、协同性和科学性,构建学校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入学“三步曲”就是学校思政育人链条中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一环。

一、坚持全员育人,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在大思政育人体系下,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场馆讲解、宣讲报告、沙龙讨论、文艺演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发、有序地开展思政大课堂,承担“教师”的角色。《李子洲在1929》是榆林学院倾力打造的原创红色话剧。本剧讲述了李子洲临近牺牲最后十天的故事。用独白的方式将李子洲的生平和革命事件娓娓道来,让李子洲创办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奔走教育创建陕北最早党团组织、播撒革命火种,进行武装斗争实践等红色历史清晰可见。剧组的全部演员都是在校生,基于同龄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兴趣和关注点的相似性,学生给学生上课,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触碰心灵,同频共振。

李子洲饰演者、榆林学院2020级学生吉喆说:“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进行创作和排练,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像资料来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最后呈现出这场精彩的演出。这部剧也启发了我,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

“步入榆林学院,通过观看话剧《李子洲1929》穿过百年岁月,见证了一段红色的历史传承,一段拥有历史背景的大学,带入我走进了这部话剧。作为大学生,精神的引领往往更加重要,正是因为有李子洲这样的先辈,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完人生的道路。这就像海边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种精神也引领着我们能够一直走下去,共同创建新中国美好的未来。”2023电气专业白帅说。

二、坚持全过程育人,强调社会实践协同参与。大学阶段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多措并举、内外联动,大力实施德智体美劳“五乐育人”工程,以德育为引领、智育为保障、美育为增色、体育为载体、劳育为补充,五育并举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逐步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开学典礼,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给每位新生赠送《平凡的世界》,激励他们读《平凡的世界》,走不平凡的人生,并带领学校干部一同走进宿舍、读书会与同学们分享读书心得。学校在学生宿舍区、校园公共区域开辟300余平米学习读书场地,持续开展“乐读”系列活动,举办读书沙龙。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子四年的习惯,使“乐读”在校园蔚然成风。

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赵海洋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新生发言。他说,《平凡的世界》是他收到最厚重的礼物,是榆林学院人“奋斗”精神的有形传承。他表示,身处在最好的时代,世界早已不平凡,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志存高远、无畏担当、勇于探索,肩负起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青春!

三、坚持全方位育人,打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奋斗”校风校史精神,挖掘“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文化内涵;建设文化物质载体,打造“奋斗”广场、校友长廊、纪念碑、宣传栏、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园的无言之师;利用网络,开辟校史专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

学校校史馆是在1998年绥德校区校史馆和2018年榆阳校区校史展览馆的基础上全新整合扩建而成,展陈总面积达600平方米。包括序厅、主展厅、尾厅三部分,展现红色根脉、接续奋斗、转型发展、激情追梦四个篇章的内容,以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为主要展陈内容,同时借助辅助沙盘、场景还原、多媒体等系统真实地讲述了学校百年办学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展示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讲解员全部为学生。

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的张高瑞表示:“通过参观校史馆,使大家深切感受到榆苑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他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发扬榆苑精神,努力提升自我。今天我们以榆苑为荣,明天榆苑以我们为傲!”

通过三年新生教育“三步曲”的打造,榆林学院人才培养已经绽放芳华。生源质量持续提升,今年文史类录取位次较去年提高2012位,理工类录取位次较去年提高1981位。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上市公司的学生就有622人,占比达到16%;另外有310人考上了研究生。2022年榆林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排名较入学时新生质量排名从E递进到C,提升了332名,招来时是E级,经过4年培养达到了C级,直接跃升两个台阶。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接近15%,在陕西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311项,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喜获三金。

百年榆林学院,心怀报国强国的初心使命,唱好新生教育“三步曲”,着力吸引优质学子报考。在“奋斗”精神的滋养下,坚守“扎根榆林,服务陕西,面向陕甘宁蒙晋,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扎实搞好内涵建设,继续发挥人才聚集和培养“蓄水池”的重要作用,提高生源质量,扎实培养一流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榆林学院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条榆林学院“五乐育人”合唱展演暨2023级本科生“唱响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军训歌咏比赛圆满成功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