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1日 17:26点击:[]
郭冰庐,男,1935年10月生。荣获2019年第二季度“最爱读书的榆林人”称号。个人藏书 8000册,年均阅读图书 48册,周纸质阅读28小时。
读书感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使人平静如水,读书使人获得智慧,读书使人立志高远,“自我实现”,此之谓也!
读书事迹:
郭冰庐同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窑洞风俗文化》《乡土陕北》就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主旨的科研成果。2017年荣获“榆林最美老人”称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具体体现。
终生以藏书、读书为务,现有藏书8000余册,订阅报刊十数种。按寻常涤汰率1:1估算,经其过手的藏书当在万数之列。剪报28类360个子项。星元图书楼剪报展览上以其别具一格获得好评。藏书、剪报、知网,有力地支撑了读书、教学与科研。1992年北京访学期间,大量购进不可能再版的民俗学著作和工具书。书房、走廊、小卧室、22平方米的地下室充斥着书架、书柜,足够的空间为藏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职业习性使然,有严格的时间调配:日科研撰写3小时,电子阅读2小时,纸质阅读4小时,月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册。撰写的图书体会文章公开发表的有:《<西风吹到了枕边>的构思艺术》,《试谈<六十年的变迁•亡命走钦州>的描写艺术》,《<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读后》,《又见<榆林风情录>》,《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文化•序》,《评《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窑洞院落的经典之作-姜氏庄园》,《守望乡愁者的心声》等11篇,散见于《榆林日报》《陕西日报》《榆林师专学报》《小说鉴赏文库》《姜氏庄园》《看不尽的米脂》等报刊和专著中。
早在1974年邓小平复职理政期间,大力提倡读书之风,为榆林中学师生作了题为《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谈谈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读书讲座。2019年4月23日的第24个世界读书日,榆林电视台邀为视频公益宣传。诵读的宣传词是:“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遗是春节,最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古村落。”。“123团队”、“郭老师的小分队”为师生读书团队。2018年始先后为榆林、延安、西安、咸阳、杨凌等地12所大学以“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窑洞村落的营造智慧与工匠溯源”为题所做的学术讲座解读了《窑洞风俗文化》的深刻内涵,颇受好评,此课件还被列为榆林市委组织部干部自主选学讲座培训项目。
郭冰庐读书,以其阅读的个性展现其独特视觉:
读有所思。围绕大学文学教学与科研阅读,系统阅读了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各阶段,各流派的文集、选集,丰富了教学内容,完成了文学方面的科研计划。完成了由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的全过程。
读有所成。服务于陕北文化项目研究,阅读了诸如《易经》、《诗经》、《尚书》、二十四史,地方志,《元和郡县图志》《关中胜迹图志》等大量的古代经典文献;《周礼·考工记》《梦溪笔谈》《齐民要术》《营造法原》《营造法式》《鲁班经》《农政全书》等传统建筑专业经典。浏览,精读,卡片摘抄┅┅根据学术研究需要混合交叉运行,收获颇丰。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了5个陕北文化研究项目,其中独立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7BZW024《陕北民间风俗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填补了榆林学院乃至榆林市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空白。结项成果文化专著《窑洞风俗文化》《乡土陕北》两书双双荣获山花奖。
读书以关心时政为务,订阅《文摘报》数十年,及时聆听中央号令和世界声音。故能在做学问时高屋建瓴,秉持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受益匪浅。
读有所长。上述主导性的读书之外,休憩消遣性的阅读占有一定的份额。美文,文化记忆,人间万象,乡愁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欧陆文学等广为涉猎,每天7+1小时的睡眠与1小时的健身运动,以健康、愉悦、文明的读书指向,调整心态,消弭紧张情绪。“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知识分子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历久不衰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