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情怀

知名校友

当前位置:校区首页>校友情怀>知名校友> 正文

胡廷俊烈士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2008-12-10 点击量:

胡廷俊(19121935),绥德县城背洼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他的父亲是绥德县有名的厨师,长年出卖劳力为资本家做饭,工薪微薄,家境贫寒。廷俊少年时期刻苦读书,成绩优良。高小毕业后,于1927年考进了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当时,党在绥德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胡廷俊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教育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在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中,站在前列。1927年,经朱侠夫、田有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陕北军阀井岳秀残酷地镇压革命人民,派旅长刘润民率兵包围了绥师,逮捕了学校负责人。绥师被迫停办后,党组织亦随之转人地下。

为了对付白色恐怖,共青团整顿了组织,胡廷俊担任了共青团绥德城区支部书记。在县委领导下,廷俊团结同志,组织同学,宣传群众,坚持斗争。后来省教育厅派反动校长重新开办绥师时,县委指示党团员一律复学,开展学运。复学后,胡廷俊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大家开展了一场反对校长勾结军警镇压学生的斗争。通过学运斗争的胜利,促使陕北各地的学生运动蓬勃发展。

这个时期,绥德一带久旱不雨,各村农民相继抬龙王楼子求雨。我党利用这个时机,派胡廷俊等组织群众开展抗粮、抗税斗争。胡廷俊等深入农村,启发忍饥挨饿的贫苦农民,把自发的封建迷信的求雨活动,转变为有领导的反剥削、反压迫的政治斗争。有一天,他们召集起40多个农民,不顾军警阻挡,冲入县政府示威,要求减免荒年粮税,迫使县长出来接见。胡廷俊和李成兰等,身着农民衣,脚穿农民鞋,一身农民打扮,带头走在前而。将县长按倒在地,引导群众高呼口号:“荒年饿死人,不纳粮,不交税!”县长只得答应减免粮税。示威群众乘胜浩浩荡荡地转赴河西围打蛋厂。这是天津洋行在绥德开设的一个厂子,农民顷刻间将蛋厂捣毁,驱逐该厂买办资本家滚出绥德。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27年秋冬,在党的领导下,清涧武装起义和各地学运、农运的开展,打击了反动派。陕北军阀井岳秀疯狂地镇压革命群众,镇压的主要对象是绥师学生。胡廷俊在历次对敌斗争中积极勇敢,成了敌人的眼中钉,处境十分危险。但他毫不畏惧,坚持斗争。党组织为了保存力量,搞武装斗争,决定派廷俊等转移河北遵化县,利用社会关系打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高桂滋部,开展兵运工作。

192810月间,高桂滋部在遵化县驻地办军事学校。胡廷俊等入校后,在中共地下军委委员、学校党支部负责人陈以平、朱侠夫等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在斗争中胡廷俊表现好,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他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反克扣军响、反贪污伙食费、反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中,积极主动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当时,地下军委书记杨重远在北方局领导下很重视搞武装斗争,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工农武装斗争。他利用出公差的机会,亲赴喜峰口、热河边境沿长城一带侦察地形。同时也很注意与地方党组织配合,杨重远派吴岱峰、胡廷俊等以组织篮球队和赛球为掩护同遵化中学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胡廷俊等在遵化中学活动中,扩大了党的影响,发展了党组织。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高桂滋部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五路方振武部队战斗序列,开往山东济南,军校改为学兵连,胡廷俊被分配到驻泽县枣庄一带刘杰三团五连任排长,成为该团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同拓克宽、吴岱峰等一起开展兵运工作。由于他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很快在士兵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秘密地

下党支部,他兼任支部书记。这个支部成了地下军委领导下的骨干力量。

1930年,蒋、阎、冯大战以阎、冯失败告终,四十七军随晋军退入山西省平定县整编为师。我党地下军委由北方局转中共山西省委领导。省委指示高桂滋部地下党进行整顿,三团由胡廷俊负责。同年冬,山西省委决定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在晋西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争,省委先后调高桂滋部我地下党富有斗争经验的党员杨重远、胡廷俊等和中共陕北特委派来的武装小组负责人阎红彦、白锡龄为游击队的核心领导。胡廷俊服从组织安排,和拓克宽从高桂滋部带来枪支弹药加入晋西游击队。

1931春夏之间,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在山西汾阳、孝义。离石三县交界处的孝义县楼底村(现名西泉)正式成立。大队长拓克宽,副大队长阎红彦、吴岱峰(在汾阳),杨重远任总支部书记,政委黄子文(在太原),胡廷俊担任了一中队二分队队长(相当于班长)。在队委领导下。廷俊首先抓队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坚决执行队委会制定的制度,开展练兵活动。他善于做群众工作,对同志诚恳,态度和蔼,乐于助人。在他的领导下,二分队战斗力较强,对敌斗争坚决,同志们都说他们有个好领导。

在晋西离石县灵城岭的一次战斗中,胡廷俊同拓克宽、李成兰、董金芝一行四人打扮成商人模样,奔袭百余里外灵城岭敌团部哨所。他们穿着长袍,戴着礼帽,大摇大摆地向哨所走去,敌哨兵看他们的打扮,以为真是商人,也不在意,拓克竞走到敌人哨兵跟前,用手枪逼他不准出声,不准动。胡廷俊、李成兰乘机扑向敌哨所的窑洞。正在取枪的敌兵被他俩击毙,其他几个团丁做了俘虏。缴获步枪数支和一些弹药,武装了游击队。

为了扩大游击队,瓦解敌军,队委会决定争取驻汾阳县永安镇晋军一个排的士兵起义。汾阳联络站会同地方党组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条件逐渐成熟,联络站党小组委派阎红彦、白锡龄、胡廷俊三人前往永安镇接应,他们与该排地下党员排长牟□□、班长冯金福接头,并制订了起义方案。在白文轩、景其贵二人的协助下,4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阎红彦、白锡龄、胡廷俊领导和发动了这个排的士兵武装起义。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部队击溃了尾追的敌人,克服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安全地到达山区与游击队会合。

1931年盛夏的一天,游击队部署石楼县水头镇附近的伏击战。胡廷俊率队占领制高点。敌人发觉后,企图抢占制高点,冲出伏击圈。胡廷俊指挥战士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反攻,适时发起了反冲锋,和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勇猛冲杀,杀伤不少敌人。顽敌遭到我军的致命打击后,除少数几个敌人逃跑外,大部分都当了俘虏。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缴获了敌人全部武器弹药。

这年农历七月间,红军晋西游击队受到万余敌人的“围剿”,游击队采取夜间突袭敌驻地,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进行反“围剿”。后来敌人封锁山区,山西省委也受到破坏,游击队失去了和上级党组织及群众的联系,加上战斗频繁,伤亡、减员严重,情况极为困难。队委会决定按省委预先指示,西渡黄河,转战陕、甘。

晋西游击队冲破重围,西渡黄河,到达安定县南沟岔附近,进行整顿。召开民主大会,改选了大队领导,一致选阎红彦任大队长,吴岱峰为副大队长,杨重远任政委。下辖四个组(相当于班),胡廷俊担任了第二组(班)组长。

部队改选后,发动群众进行打土豪、分粮食的斗争。在涧峪岔打了土豪薛华英,群众怕游击队走后敌人报复,不敢要土豪的粮食。胡廷俊和战士们把粮食送到贫苦农民家里,宣传我党政策,群众纷纷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

游击队西进找谢子长到枣树坪时,群众都跑了。经过说服动员才把群众叫回来,得知谢子长到甘肃去了,就请谢子长的哥哥谢德惠,找到中共安定县(今子长县)县委书记马文瑞,并转告中共陕北特委,要求派党团员参加红军游击队。

党组织先后调派马云泽、强龙光、强世清等青年农民20多人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壮大了游击队的力量,胡廷俊高兴地说,找到了党就有办法。

晋西游击队北进靖边县沿长城一线活动,打土豪、分牛羊,组建了骑兵连。这时,得知红十二四军由晋西北渡黄河到陕北神木、府谷,带,胡廷俊报名志愿去迎接红二十四军。队委会同意后,廷俊化装成农民,经内蒙古乌审旗北去,得到确实消息,红十二四军在榆林以北蒙地两岔河失败了,他才返回部队。

1931年农历九月间,游击队分两路西进,一路上战胜了敌人的堵截,于九月下旬到达甘肃合水县南梁堡地区。部队经过整顿,除战斗减员外还有步骑兵约300人,在太白镇20里外的阎家硷会见了刘志丹同志。

10月初,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去南梁堡领导晋西游击队。根据省委指示成立了新的队委会(党委会),谢子长任书记,胡廷俊任队委委员,分工负责宣传组织群众工作。胡廷俊具有宣传组织才能。他善于接近群众,取得群众的信任。当时本地哥老会迷信活动很厉害。他就向群众讲革命的道理,使群众的认识逐渐提高,自觉起来抵制哥老会的封建迷信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根据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19221月,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将活动在甘肃宁县柴桥子的部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号召西北所有武装部队联合起来,抗日救国。胡廷俊参加宣传工作,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带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宣传,为抗日和筹建陕甘游击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1932年农历正月初六,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将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胡廷俊担任警卫队的政委。农历正月十二日在阳坡头同敌人战斗中,胡廷俊向敌人冲锋时,不幸膝部负重伤。但他不顾自己的伤势,继续指挥警卫队的战士们痛击敌人,一直到战斗取得全胜,他才被同志们抬下战场。陕西省委设法送胡廷俊进西安广仁医院医治。由于长途转运,加上一路缺医少药,伤口感染,伤势恶化,即锯去伤腿。出院后,党派廷俊到上海去配假腿,后来又调他到上海中共中央局军委工作。1934年延俊担任了福建和皖南地区党的交通巡视工作。1935年春,在皖南工作时不幸被敌逮捕,押解到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审判时,他将法庭变成了揭露敌人罪行和宣传抗日救国的讲坛。敌人用尽刑罚,也没有从胡廷俊嘴里得到任何东西。不久,英勇就义在南京雨花台,牺牲时年仅23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