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域性博物馆。以陕北一带自然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典型资料、典型物证的收藏、展示、研究为己任。本博物馆注重收集反映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的气候变化、动植物变异及地理环境变迁的典型物证资料和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注重收集华夏族,特别是黄帝族早期在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生息、发展以及夏商以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陕北一带长期交融形成区域特色文化的各种历史见证物。同时,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又是榆林学院陕北文化重点专业和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基地,是进行区域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传承陕北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榆林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及榆林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应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建设的战略高度规划和建设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走高校和地方共建的道路,统筹地方和高校的文物资源、展览、人才条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陕北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价值;意义;
高校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符号,记录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演进历程,标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水平”。作为了解区域历史文化,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彰显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履行国际博协和博物馆世界联盟对博物馆功能所作的定义过程中,对自身的职能、价值以及责任进行了思考和定位:
一、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的价值及意义
陕北历史遗存丰富,特色鲜明,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构建产生过重大的贡献与影响,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件”。
1、陕北一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陕北一带出土有古生代的鱼化石、中生代的中华弓鳍鱼、禽龙(恐龙)爪印化石和古生代的植物化石。仅府谷县老高川,就发现有三个不同层位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40多种。这些动植物化石,为研究、探讨陕北地区的古生态环境、气候,以及黄土高原一带的气候变化、动植物变异及地理环境的变迁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2、陕北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陕北是华夏民族早期生活、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陕北就有“河套人”、“黄龙人”居住。新石器时期,仅榆林地区文物部门登记在案的仰韶遗址就有70处,龙山遗址有678处。(第3次文物统计数字)其中,神木石峁遗址、佳县石摞摞等遗址规模巨大,出土了大批龙山时期的精美玉器和陶器等,证明陕北在该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3、陕北是中华众多民族生息、融合的典型地区
夏商以来,陕北一直是中原统治集团及封建王朝的北部边陲,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流、碰撞、叠压、融合的重要地区。遗留有大量带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器物,各类石器、陶器、青铜器区域风格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极具特色。此外,陕北地区还出土有东汉、隋唐、五代、北宋、明清等反映各历史时期民族关系、战争事件的墓志及碑石。
4、陕北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文物遗存较多
陕北除了众所周知的延安有着丰富的革命遗存以外,仅榆林一个地区就有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时在8个县36个村庄居住生活的一大批革命文物和旧址。
二、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榆林学院进行相关教育和陕北文化重点专业和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基地
高校博物馆教育现已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起形成了国家的大教育系统,教育已成为高校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榆林学院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院相关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榆林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
高校博物馆不仅为大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也为实现大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博物馆自身所具有的科学、博物、实证、厚重的科学文化内涵,对改善各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开阔专业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科学、艺术素养,造就校园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榆林学院校园文化基本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版块,是继承、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融陕北优秀文化于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榆林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基地的博物馆所具有的科学、人文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校园特色文化环境的学术、文化氛围。所涉及的地质、生物、历史、艺术、考古、冶金、军事、民俗等大量的学科知识,对学院学生专业学习环境的补充、改善有明显的作用,使师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博知识的熏陶和感染。对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改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2、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陕北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对陕北大量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和展示,将为人们提供一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养料和动力。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部陕北历史文化的教科书,直面陕北的革命历史文物,了解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及文化,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是学院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课堂教育的有机延伸和长期教育的固定基地。
3、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陕北文化特色专业的教学、研究基地
榆林学院民俗学(陕北文化)是陕西省政府学位办批准重点扶持的特色学科,陕北生态文化研究基地又是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榆林学院民俗学(陕北文化)特色专业的教学基地和陕北生态文化研究基地的重要支撑,除了注意发挥普通博物馆的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交流、服务这些基本功能和作用以外,侧重发挥了该博物馆作为陕北文化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基地的价值和作用。在为学院陕北文化特色课程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观摩提供条件的同时,也为学院师生研究陕北区域文化,提供相关资料和实证支持;此外,该博物馆还是与相关科研院所及地方有关单位、团体,进行陕北文化交流的学术平台,其学术研究等功能在日益凸显。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拥有较完整及系统性较强的馆藏文物和标本,它对课堂教育的辅助功能作用,是图书馆、实验室不能替代的。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在校内教育、社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及对外文化的宣传、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各方面,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榆林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
1、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传承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不仅展示着过去,更启迪着现在与未来。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传承文化,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功能和责任。而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和行动。对于我们面向现代化,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陕北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但长期以来,由于展出条件的限制,致使地方的文物资源深藏“闺阁”,不为人们所了解,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作用。陕北除了一些革命纪念馆和汉画像、民俗专题博物馆以外,还没有一所能够全面、直观、系列反映陕北悠久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尤其榆林学院所在地----榆林市,尚未建设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这显然滞后于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相应的建设和发展。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使她成为传承陕北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对于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传统文化为当代所用,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用现代化的展陈个性诠释着陕北传统文化的个性,为人们的文化之根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养分,成为传承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提高市民素质的课堂
高校博物馆不只是文物陈列馆,更是知识聚集和传播的中心。不仅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向专家、学者、大学生服务,还承担着向社会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和义务。是人们与古人对话,直面历史文脉,徜徉于精神之旅的公共场所。 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为市民了解本区域历史文化打开一条通道,让市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并增强着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榆林学院博物馆树立面向社会的新观念,走开放式办馆的道路,开馆两年多来,通过大中小学生免费参观、寒暑假坚持开放、联系接待当地一些学术团体参观等方式,组织接待了市内中学师生及市民群众的多次参观,为市民们打造了一个传承中华文明,构筑和谐文化的教育平台,使人们在充分共享陕北的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素质得以提升。
3、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榆林旅游事业的有机构成
博物馆与旅游相结合是博物馆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博物馆是构成当地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是形成博物馆旅游链条的重要环节。旅游业又利用高校博物馆这一文化载体,来发挥本地的文物资源优势,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高校博物馆与当地旅游部门开展合作,与旅游业互相配合和支持,为社会贡献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和内容。
陕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建设榆林特色文化大市,发展榆林现代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宝贵资源。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努力深挖潜力,整合资源,以公益性为终极目的,与陕北旅游部门将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以期实现该博物馆与当地旅游业的完美结合,达到服务社会,惠及民众之目的。
由上可见,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地区之一的一个区域性博物馆,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区域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专业教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应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建设的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走高校和地方共建的道路,统筹地方的文物资源、政策规定、资金支持条件和榆林学院的人才、展览、研究条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陕北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徐光春.《切实加强博物馆建设 努力开创文博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国文物报》2009年6月24日第3版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10YK02)